2025-03-20 08:00:16 作者:谭谈 浏览数:0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Gen AI或Generative AI)是指一类能够自主生成新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些内容可以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
Gen AI模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语言模型,可以根据输入的提示词在几秒之内生成各种类型的写作文本(如诗词、会议手册、论文提纲等)。另一类是图像和多模态模型,能够处理多种类型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通过整合不同模态的信息实现更复杂的理解和生成任务。
目前市面上基于Gen AI可应用于科研的工具琳琅满目,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为大家整理了几款免费实用的AI工具。
一、TXYZ https://www.txyz.ai/
“TXYZ”是一款AI文献处理类学术工具,可以用于pdf格式的文献处理分析以及提问应答(支持100页pdf文件问答)。优点在于,其回复结果都会有文献依据,并且以超链接方式呈现,便于后续查询源文件。
核心功能: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应用,支持用户上传本地 PDF 文献或通过全球免费的学术开放平台Arxiv 直接导入论文。通过对话框提问任何与论文相关的问题。针对公式部分,用户可直接询问其含义、推导逻辑或应用场景,TXYZ会结合上下文提供详细解释,并定位到原文位置,帮助用户理解复杂公式。
不足之处及使用建议:在解析复杂公式或跨学科文献时,仍可能生成不准确或断章取义的解释,需人工交叉验证。核心功能(如公式解析、代码生成)更偏向理工科(如物理、AI),对人文社科或实验性学科的辅助能力较弱。因此使用时,需要对TXYZ生成的结果(尤其是公式推导和统计模型)进行原文核对和领域知识验证。
二、星火科研助手https://paper.iflytek.com/
该工具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携手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星火科研助手平台,师生可以免费申请试用。该助手可以提供成果调研、论文研读和学术写作三大核心功能,完美助力师生科研工作。
1.成果调研 该功能旨在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某一研究方向的论文成果、学者和研究机构,可对论文自动分析总结,生成研究综述。
2.论文研读 可实现智能解读论文,支持用户上传本地论文,帮助用户快速理解论文。可直接生成文章大纲的总结概述,可对选中的段落进行总结、翻译、添加笔记。在论文研读对话框中,用户可以询问 “这篇论文的创新点是什么?”“这篇论文有哪些贡献”等论文内知识。
3.学术写作 可以实现学术翻译和英文润色。
不足之处及使用建议:论文数据更新略有滞后,对实验原始数据的解析不够准确,因此在使用时,需结合实时数据库、专业工具和人工审核。
三、秘塔AI搜索 https://metaso.cn/
该工具是基于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技术的智能搜索引擎,旨在提供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搜索体验。优势在于其深度语义理解和多模态整合能力,特别适合需要结构化知识呈现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场景。免费注册登录即可使用。
核心功能:
1. 在首页搜索框左下角即可切换,选择“学术”模式后会自动将搜索范围从全网缩小到相关期刊、论文领域。还可以自主选择文献范围、输出语言等设置,支持中文、英文。
2.全网搜索,整理提炼搜索结果在搜索框内,任意输入研究领域的一个问题,即可开始搜索。秘塔AI搜索会把整个流程展示出来,首先对用户的问题进行语义分析理解,接下来全网搜索相关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整理、提炼、总结,最终呈现有理有据、结构清晰的搜索结果。
3. 大纲、思维导图、PPT等多种呈现方式,并且除了搜索结果以外,右侧还可以直接查看梳理好的大纲、思维导图,让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在几秒之内对整体框架脉络建立清晰的认知,有助于提高学术效率。
4. 每条信息附有参考文献在最后还会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格式也是符合规范的。这一点也是秘塔AI搜索区别于其他AI工具的优势,有效降低了AI乱编内容的风险。
不足之处及使用建议:多轮对话能力有限,专业术语解析深度不足,需要结合人工判断。
以上几款工具只是众多科研工具中的零星一角,大家在使用时可以和其他用过的工具进行比较,结合真实有效的测评和使用评价,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和研究方法的工具。
AI工具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要切记AI工具只能部分替代人工,不能完全替代人的思考与分析,学习和科研不能完全依赖AI工具,在探索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政策指南,遵循学术诚信、学术伦理和版权归属等原则和规范。
信息素养积分赛相关说明:
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在第四届资源宣传节中,推出信息素养积分赛活动,旨在提升广大师生有效获取、评估、管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学习与研究需求。本活动共分八期,每期电子资源推荐栏目除了推荐各类资源外,还为大家介绍不同类型信息素养知识,如学术资源导航、信息管理与组织、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数字素养与终身学习等。每期都附有3-5道与本期内容相关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答对问题可获得积分,每期积分累加。
一、活动时间:第一期(NO.18)至第八期(NO.25)每期发布后一周内
二、活动对象:全体在校师生
三、活动形式:线上比赛
四、参与方式:
方式一:微信扫描下方活动二维码进入活动参与答题。
方式二:关注“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选择“专题活动-阅读推广”栏目,点击页面下方“活动”,选中活动参加答题。
温馨提示:
1.首次访问活动平台须使用手机号登录,首次登录需将个人信息填写完整,以便图书馆准确联系参赛者。
2.每期问题都与本期内容相关,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
3.如遇检索实践题,建议使用手机端答题,电脑端检索。
五、活动规则:
1.每位读者每期有一次答题机会,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或不答得零分。每期得分累加。
2.本活动按八期总得分从高到低排序。答题分数相同者以总答题时间为排名依据。读者可随时进入查询自己参加的次数及得分。
3.本活动杜绝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一经发现取消获奖资格。严禁同一读者使用多个手机号进行答题。
4.得分排名前20名的读者将获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送出的精美礼品(具体奖品以实物为准)。
5.所有参赛者均视为已阅读并同意遵守相应活动规则,图书馆拥有对该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如有问题请咨询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电话:0532-58957492。
图书馆
2025年3月20日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 邮编:266000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邮箱:tsgbgs@qa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