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枪舌战,谈古论今——花地文学社辩论会圆满举办

    2018-11-19 08:10:49           浏览数:0

    1118日,花地文学社在图书馆芝兰书室举行以“懂得自欺欺人是人的幸运还是不幸”为辩题的辩论赛。辩论双方经过对“懂得”“自欺”“欺人”等的分析,对辩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正方辩手表述了“懂得”为清楚明白了解,并把懂得自欺欺人看作是一种能力。认为在恰当的时候,自欺欺人能够给自己的内心一种缓冲,使自己能够更有勇气面对困难。并列举了重病难愈的人需要自我欺骗,来使自己保有对生的希望;告诉幼儿死去的父母会在身边保护自己以此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等例子。

    反方辩手则指出自欺欺人是一种缺陷,一般指人不肯面对现实,并不等同于自我安慰,自我激励。我们需要通过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来获得力量,取得更大的成功。而且“懂得”是需要一定的过程,不懂得的自欺欺人是不幸的,不能够通过不幸的积累而获得幸运,列举贝多芬正视苦难,扼住命运的咽喉正面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列举清朝自诩天朝上国最终亡国,阿Q任务的悲剧色彩,以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典故反面论证了己方观点。

    双方驳论时,正反双方对于彼此言辞中的漏洞,进行敏捷地反击。正方多次强调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需要一种缓冲来使我们更坚强,同时,题目中的懂得证明自欺欺人是我们已经掌握的技能。反方则坚定认为,“懂得”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能作为一项主观能动技能,更多处于被动,且一旦开始就会无数次的运用,实质上是人懦弱的劣根性。

    自由辩论时,观众就论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许多人指出在生活中,自欺欺人确实是我们常用的手段,但是只会对自己的心情产生积极影响,并不会对他人产生危害。也有人指出,自欺欺人更多时候是用以逃避现实,给自己以虚假的安慰和鼓励,清醒之后要面对的则是更残酷的事实。通过正反双方辩论、观众及评委等的发言,每个人对辩题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花地文学社  梁雅萱)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 邮编:266000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邮箱:tsgbgs@qau.edu.cn |